马尔康市:四大路径 绘就高原名城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藏地阳光网讯)作为阿坝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市锚定"强州府·建名城"目标,坚持"人文化、旅游化、现代化、精细化、个性化"工作思路,统筹提升城市人气、商气、文气、名气,着力打造功能完善、品位高端、独具魅力的高原名城。10月27日,在阿坝州"生态文明示范引领专场"新闻发布会上,马尔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德福详细介绍了马尔康高原名城建设情况。
突出"规划引领+空间优化",科学布局"城市三大板块"
马尔康市以《马尔康市国土空间规划》为总牵引,确定"西进、东拓、中优"城市发展定位,构建"一核三组团、一轴七片区"城市空间结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梭磨河为轴,文化教育板块重点培育日瓦坝教育园区和卓克基文化体验区;政务服务板块重点优化中心城区行政办公、公共服务功能布局;综合产业板块重点孵化俄尔雅商贸服务区、英波洛旅游和物流集散区、松岗康养休闲区、莫斯都特色种养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中心汇聚、双向拓展、组团联动"的城市新格局,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空间基础。
聚焦"民生温度+功能提质",深耕细作"四大民生领域"
马尔康市始终把提升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公共服务四大领域,持续增进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投资8.69亿元的长征学校综合体已启动建设,县域学校协同发展的"一核多翼"教育集群初具雏形。投资1.2亿元建成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全州唯一一所公立二甲精神专科医院落地马尔康,并与四川省骨科医院共建阿坝州首个高原骨科中心,让群众就医更便捷。
今年高效推进19个老旧小区提档升级、加装电梯44部,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滨江时代广场、嘉绒朗玛休闲街区、嘉缘桥、达尔玛公园建成投用后,已成为市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质感。
着力"形象塑造+文化弘扬",创新开展"五大活动赛事"
马尔康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城市服务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通过举办特色活动赛事,让城市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首届中国阿坝·夏繁科学家大会在马尔康顺利召开,是创新突破的奋斗彰显,更是赋能发展的动力源泉;四川省第四届"和美乡村健康跑"、首届童话公路自行车等赛事,以体育活力增"添"城市魅力;阿来诗歌季、嘉绒锅庄民俗传统系列活动持续举办,为高原名城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些节庆、赛事、会展不仅为城市汇聚人气,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IP,彰显了马尔康高原城市魅力。
培植"智慧赋能+科技手段",统筹运用"六大应用平台"
马尔康市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慧政法、智慧公安、智慧执法、智慧教育、智慧应急、智慧砂石"六大应用"平台,实现"一屏观马尔康"治理愿景。
聚焦城区主次干道、景区周边及砂石矿区等关键点位,整合接入监控点位2500余路,融合AI智能分析、大数据,将人、车、事、地资源汇聚一图,完善24小时不间断动态巡控和智能监测,为精准治理提供支撑。打造全场景智慧教育管理平台,构建"AI教室、智慧选课系统、多功能科创空间"三位一体的智慧教育体系,推动高原教育水平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六大应用平台"协同发力,全面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筑牢民生福祉根基。
任德福介绍道,马尔康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幅景、一种诗意生活,真诚邀请各界朋友来马尔康,在触摸城市发展脉动的同时,亲身领略"幸福锅庄城・诗歌马尔康"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