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变景区、村民变股民、农房变民宿……康定市若吉村农旅融合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来源:藏地阳光网
发布时间:2025/10/22

(藏地阳光网讯)干净的街道,依山而建、绿树掩映下漂亮的房屋,江水穿城而过滋润了村庄......这是康定市姑咱镇若吉村的美丽景象。若吉村距康定城区32公里,共有农户92户302人,近年来,若吉村坚持党建引领,强班子带队伍,抓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契机,多措并举推进农旅融合,成功打造国家3A级景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首批天府旅游名村、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


这些荣誉是如何炼成的?若吉村主要做好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依托地理优势,将村庄变为景区。若吉村结合村庄特色和资源禀赋,坚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将村子定位为旅游新村进行打造。同时围绕折东地区"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观雪"的观光农业,成功创建若吉国家级3A景区。


第二件事:转变传统观念,把村民变为股民。若吉村积极探索建立农户利益共享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厘清资产权属关系,明确分配机制,按照"统一宣传营销、统一分配客源、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内部管理"的四个统一,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群众通过房屋出租、土地流转、资金等方式入股,实现了"不动产"变股份、变资本、变效益。把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吸纳当地村民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民族服饰、歌舞表演等服务。同时采取"9折入股"带动模式,在农户入股合作社时,仅需投入9股的资金,即可按10股参与分红,农户将其闲置房屋按5000元/年租给合作社进行民居接待,村民经过专业培训,在各自负责的民宿院落服务游客,当上了民宿管家,既能守着家、又能挣着钱,实现"房屋租金+合作社分红+工资+农产品销售"多元化收益。


第三件事:依托产业规划,把农房变民宿。鼓励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和院落因地制宜发展民宿经济,聚焦康养休闲、观光农业,围绕"果香庭院"主题,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和发展旅游。目前全村拥有标准客房50间、床位57张,充分发挥"合作社+农户+公司"作用,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公司对民宿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形成了国资公司、合作社、农户共同参与的股份合作机制,让村民收入更有保障。


若吉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村子将继续发展民宿体验产业,积极带动周边村(社)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宿接待、林下采摘、农耕文化体验等产业,让乡村变得更美、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