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佳节游人如织 泸定桥上见证红色传承

泸定桥上游人如织。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革命历史地标泸定桥迎来游览热潮。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踏上这座见证红军壮举的铁索桥,在桥面的轻微晃动与大渡河的奔涌咆哮中,回望八十六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飞夺之战,于节日的喜庆氛围里,接受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
连日来,泸定桥头游人络绎不绝。十三根铁索横跨汹涌的大渡河,桥面随着脚步轻轻震颤。许多家庭携老扶幼,年轻人也紧握铁索,缓步前行。亲身体验桥体的摇晃,聆听脚下江水的轰鸣,让人们对当年红军勇士夺桥的艰险与英勇有了切身的体会。
"以前只在书本和影视剧里了解泸定桥,这次亲自走上来,才真切体会到红军先烈\'飞夺\'是多么不容易,"游客程可儿感慨道,"这让我更懂得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这座始建于康熙年间的古桥,如今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场所。不少家长将泸定桥作为川西之旅的首站,让孩子在旅行中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亲子同行,共同感知历史,成为景区内一道温馨而富有意义的风景。
"我们从四川泸州过来,计划去川西玩,特意带孩子们来感受泸定桥的红色氛围,"游客王瑶说,"要让他们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必须铭记历史。"
站上摇晃的桥面,许多游客坦言,实地感受彻底刷新了过去的书本认知。"以前,都是从电视或小学课本上看的飞夺泸定桥,但当你真正站在铁索桥上,面对脚下的摇晃和下面湍急的河水,内心会涌起真实的恐惧,也由此对革命前辈产生了更深的崇敬。"来自成都蒲江县的游客彭锐分享了他的感受。
科技手段为红色教育拓展了新维度。景区内的"渡河记"VR体验馆,运用VR虚拟现实、全感知交互等技术,高度还原了193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那场惊险奇绝的战斗。通过高精度数字建模与实物布景,结合多通道体感模拟,参观者能在约30分钟内"亲历"枪林弹雨、铁索寒江的历史现场,实现红色文化的沉浸式体验。
"走过真实的泸定桥感觉很惊险,后来又体验了VR项目,感觉非常真实、震撼,"来自成都的游客王运加表示,"整个故事的情节很感人,让我收获特别大。"
景区内,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随处可见。他们为游客提供指引、茶水和应急帮助。国庆期间,泸定县启动了"红色旅游护航行动",在重点区域设置志愿服务点,并联动公安、交通、医疗等部门,全方位保障游览秩序与游客安全。
据泸定县文广旅局红色旅游发展中心主任程鑫介绍,为迎接小长假,当地围绕"安全有序、服务优质、体验丰富"的目标,从落实安全责任、优化服务、抓实多维保障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部署,设置了21处旅游服务咨询点,组织300多名志愿者提供服务,全力保障游客度过舒心假期。
为确保游览安全与体验,泸定桥景区目前采取限流措施,规定瞬时在桥人数不超过80人,单日接待总量上限为9100人。
大渡河水奔流不息,泸定桥岿然如昔。这座凝结着革命精神的英雄桥梁,正以它独特的方式,向每一位到访者传递着历久弥新的红色记忆,让人们在身临其境地体验中,汲取赓续精神、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
记者 罗文婕 楚吴巴登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