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孚县创新举办“大思政课”:航天专家授课,融合爱国教育与科学精神

来源:藏地阳光网
发布时间:2025/09/07

(藏地阳光网讯)在全国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节点,9月6日,甘孜州道孚县创新举办"爱国主义-航天精神大思政课",特邀航天领域两位顶尖专家授课,以"现场+直播+录播"形式覆盖全县师生,在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崇尚科学的同时,为民族地区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鲜活样本。

此次活动特邀的两位专家,均为航天领域核心研究者: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空间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泽仁志玛,"张衡一号"电磁系列卫星团队负责人,负责电磁卫星工程建设,数据处理定标及科学应用,负责电磁卫星中意、中欧等国际合作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原副主任江帆研究员,作为国家首颗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澳门科学卫星"澳科一号"工程总设计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课程设置紧扣"航天"核心,兼顾知识传递与精神引领。作为从甘孜州走出的藏族科学家,泽仁志玛研究员以《张衡一号卫星观测地震活动》为题,展开"航天精神+成长励志"双重分享:既用通俗语言解读"张衡一号"如何通过监测地球电磁场异常监测预测地震监测预测,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物理原理,又结合自身如何努力学习从康巴山区走进航天科研院所的追梦经历,传递"大山挡不住梦想,知识能改变命运"的信念,让"从大山到航天"的力量在学生心中种下"敢想、敢学、敢追"的种子。

江帆研究员则以《中国梦 航天梦》为主题,依托深厚学术背景与工程经验,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和生动讲解,带领师生回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开启太空征程,到"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实现重大突破,他不仅详解重大航天事件背后的科学原理,更分享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深入人心,有效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活动结束后,师生感悟深刻。道孚中学高中思政教师郑涛表示:"第一次真切感到,思政课也能带着学生\'上天入地\'--抬头能仰望星辰,低头可把脉大地。今后我的课堂,也要学会把\'宏大叙事\'拆成\'少年脚本\',让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在数据、轨道和波形里落地生根。"

高一三班学生格桑梅朵激动地说:"江帆老师的讲解仿佛为我打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泽仁志玛老师介绍的卫星监测地震技术科技感十足,也让我对科研人员充满敬佩。"

高一四班学生单孜格桑亦坦言:"这堂思政课让我明白,思政并非枯燥说教,而是能与前沿科技碰撞出绚烂火花,我今后也想投身科研,为祖国贡献力量。"

此次航天精神"大思政课",并非道孚县的偶然尝试,而是当地长期聚焦"资源整合、内容创新、价值落地",推进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作为道孚县推进新时代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课程不仅打破县域内学校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师生,更通过"爱国教育+科学精神"的深度融合,为民族地区以高端资源赋能青少年成长、夯实复兴根基,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