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最宏大的帐篷 当最纯粹的牧民 ——龙灯牧场打造高原牧旅融合新体验
(道孚县委宣传部 何晓红)在川西高原G350"熊猫大道"与G317"高原丝路文化走廊"交汇处,一座巨大的黑牦牛帐篷犹如一颗黑珍珠镶嵌在龙灯草原上。这就是2024年获得WRCA认证的"世界最大牦牛帐篷"--道孚县龙灯牧场的标志性建筑。

去年开园以来,这个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的牧场,不仅成为甘孜州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窗口,更探索出了一条让当地群众广泛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从网红打卡到深度体验 文化让旅游更有味道
龙灯牧场最初的火爆,源于"世界最大牦牛毛帐篷"这个视觉爆点。但运营团队很快发现,仅靠打卡拍照难以留住游客。"龙灯草原本身就是游牧文化活态传承地,我们要让游客真正体验牧区生活"道孚县旅发公司总经理王艳说。
如今,游客在这里可以沉浸式体验挤牛奶、打酥油、绘唐卡、骑马放牧等36项民俗活动。"花198元到798元,就能从舌尖到指尖,全方位感受游牧文明的温度"。
今年7月,龙灯牧场被选作丁真和向佐拍摄《寻真之地》点位之一,再次让龙灯牧场圈粉无数。

从外出务工到回家致富 牧民吃上"旅游饭"
最让人欣喜的是,周边牧民真正从旅游业中获得了实惠。
"以前在成都打工,现在回家乡工作,既能照顾母亲,月薪还能拿到4000多。"龙灯乡卡尔卡村的仁真笑着说。他现在已成为龙灯牧场咖啡厅的管理员。
牧场创新推行"景区+农牧户"模式,让各村各户都能稳定增收。龙灯乡党委组织5个行政村村"两委"共同管理骑游服务,精选127匹骏马每匹每年为村集体贡献300元收入;打造15个特色摊位,每个年租金1.5万元,成为5个村的分红源泉;马帮协会616户牧民日收入近六千元,年创收超200万元。
"去年马帮收入260万元,今年预计能突破300万元。"龙灯乡乡长周银花高兴地介绍。

从单一景区到全域旅游 道孚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龙灯牧场的成功只是道孚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道孚县已拥有3家4A级、8家3A级景区,数量位列全州第一。今年前8个月,全县接待游客132.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63亿元。
道孚县文广旅局副局长朱丹丹介绍,近年来,道孚县政府累计投入约5亿元完善旅游设施,建成观景台、打卡点21处,培训文旅从业人员1000余人次。如今,道孚正朝着"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夕阳西下,当霞光照在黝黑的帐篷上,当一个烧烤摊前冒着袅袅炊烟,当清脆的马蹄声应和着游客的欢笑声,这条兼顾文化传承、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的发展新路,正在川西高原上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