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民族地区教育如何现代化?色达给出答案
(藏地阳光网讯)位于川西北高寒腹地的色达县,在甘孜州建州75年的今年,迎来建县70周年。70年来,现代教育的火种在色达金马草原播撒,色达通过聚力攻坚"双基"目标、全域推进"普九"工程、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叠加持续加码的教育专项资金投入,教育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色达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总结为:这片曾经的"教育洼地"实现了从"马背教学点"到现代化校园、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标准化校舍点亮牧区村落,信息化课堂联通广阔天地,教育公平的阳光遍洒高原草甸,为色达的长治久安与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智力引擎。
发展:从寄宿制小学到现代化学校
基于高原地域特点,色达现代教育是从创办寄宿制小学开始的。

1955年11月,色达建县并设立县文教科。1958年10月15日,首次在县城开办了第一所公办寄宿制小学,共招收学生25人。
随着民主改革的完成,区县行政建制不断健全,经济社会发展对现代教育培养的人才需求激增,色达县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民族教育事业。为此,色达县人民政府首先给各区乡下达适龄儿童入学指标,广大教师干部不畏困难,跋山涉水、走草原串帐篷,对广大农牧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其送子女入学。但是,受制于低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实客观条件,教舍课桌等硬件设施奇缺,广大师生克服困难、就地取材,在草坪和帐篷里上课,别具牧区特色的"帐篷小学"因此诞生。
伴随着小学教育的开展,学前教育也被提上日程。1964年至1981年,色达全县创办幼儿园4所。
1971年,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下定决心创建了色达县中学。至1990年,全县有县中学和翁达经营林场中学2所,共开设有9个初中班、3个高中班,有在校学生255人。
而今,"两基"攻坚提前达标,"普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高质量通过国家验收,建成覆盖幼儿园至初中的76所现代化学校;教育信息化覆盖率提升至89%,40套智慧教学设备实现牧区课堂与优质教育资源互联互通。
"控辍保学"成效显著,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和98.5%,累计投入3.2亿元实施"三免一补"等惠民政策,惠及学生超1.5万人次。
色达教育正以"教育发展指数较2000年提升68%"的实绩,走出一条高海拔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特色发展之路。
跨越:最美的建筑在学校,最好的虫草在课堂
"最美的建筑在学校,最好的虫草在课堂"是色达干部群众的共识。现如今,色达县扎实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精准施策,取得显著成效。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2所,幼儿园至初中在校人数15813人,全县教职工1113人。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免除学生学杂费4,821余万元、幼儿保教费、幼儿生均公用经费969余万元,兑现学生生活、营养、取暖补助、免作业本费10439余万元,实现补助全覆盖。
创新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建成乡村幼儿园62所,配备普通话辅导员204人,学前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5%。深化东西部协作,建成可容纳2000名学生的色达椒江希望学校,选派10名援川教师驻点帮扶。
通过"海鹰计划"支持近20名学子赴椒江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台州技工学校)求学,毕业后全部安排在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业;同步推进异地办班、特色教育,联合开设"惠民安康班"保障学生异地就学,培育"红星女子足球队"等特色品牌,构建起多层次、高质量教育体系。
协作:特色班谱写教育新篇章
2025年6月,北川中学的校园里传来琅琅书声,50名色达少年正用流利的普通话诵读课文。这是"色达惠民安康班"开班一学期以来的日常剪影,也是四川省深化托底性帮扶工作的生动实践。
受制于高海拔缺氧气候和薄弱的基础条件,色达县长期面临高中办学难题。为拓宽色达籍孩子就读高中渠道,不断满足广大牧农民群众子女求学需求,推进新时代高海拔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色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异地开办高中班纳入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重点内容,在北川县委、县人民政府、甘孜州教育和体育局、四川长虹集团的关心支持下,两地党委政府经过多次友好商议,2024年3月在北川正式签署色达县在四川省北川中学开办异地高中班合作协议,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四川省北川中学招收第一批色达籍学生。2024年9月,首批50名学生经过严格选拔(报名244人,按成绩录取前50名),跨越3000米海拔落差,开启异地求学之旅。

"惠民安康班"项目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解决色达高中教育发展滞后问题,让优秀学子享受优质资源,培养本土人才。北川的倾力相助深化了两地交流,促进民族文化融合。这一创新实践将成为民族地区教育协作典范。
这样的协作探索还在继续。7月22日,甘孜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与色达县人民政府"交子色达班"合作办学签约仪式成功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起,50名色达学子将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交子色达班"与"色达惠民安康班"一脉相承,将进一步为色达籍学子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助力色达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从马背帐篷到智慧校园,从扫盲夜校到终身学习,色达教育70年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伟大成就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6.4万色达儿女正继续书写"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时代答卷,教育之光照亮金马草原更加璀璨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