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托底性帮扶 白玉县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藏地阳光网讯)在高原的晨曦中,白玉县正以托底性帮扶为契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这片坐落于金沙江畔的土地,紧抓政策红利,从绿色能源的开发到高原品牌的塑造,再到文旅融合的深化,步步为营,层层突破,让高质量发展的种子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

共建优质"绿色银行",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
白玉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能、光能资源,将能源开发作为撬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叶巴滩水电站的建设如火如荼,达伊柯160万千瓦光伏项目的蓝图徐徐展开,这些重大能源项目如同一个个"绿色引擎",正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同步规划数据中心,绿色能源等下游产业,持续发挥能源优势。未来,这些项目年产值预计突破7.85亿元,不仅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更能带动200余名本地群众就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真正将生态资源变成了惠及民生的"绿色银行"。
塑造独特"高原风味",让特色农牧挺起发展脊梁
高原的馈赠,是白玉县最珍贵的财富。依托丰富的特色农牧资源,白玉县着力打造"亚克甘孜"昌台牦牛种业园区和赠曲河农业产业带,让优质农牧产品成为县域经济的"硬通货"。为了让"高原风味"走出大山,白玉县积极为特色产品申报"天府旅游美食",培育藏菊、藜麦等特色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的辨识度和美誉度。同时,主动对接市场,推动农特产品入驻832扶贫采购、海油E购等销售平台,为产品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通道"。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高原有机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更让农牧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让特色农牧业真正成为了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 "顶梁柱"。

激活特色"文旅经济",让文化魅力点亮发展之路
文化是白玉县最深沉的底蕴,也是文旅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借助四川旅游学院、成都武侯区等帮扶团的智力支持,白玉县深挖文化资源,将非遗文化巧妙融入"丝路甘孜康藏秘境白玉之旅""格萨尔王文化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欣赏高原风光的同时,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手造体验工坊"让游客亲身参与非遗技艺的创作,"送文化进景区"让景区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10余类以白玉服饰、手指锅庄为灵感的文创产品,成为连接游客与白玉的情感纽带。这是白玉县文旅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也是文化赋能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

托底性帮扶如同一阵春风,吹绿了白玉县经济发展的田野。从绿色能源的开发到特色农牧的崛起,再到文旅经济的繁荣,白玉县正以多元发展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