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化瑰宝奏响传承新篇 “2025薪火计划·国家级非遗舞蹈(非遗弦子舞)全国推广工程”在巴塘启动
藏地阳光网讯:千年弦音续传承,文化瑰宝焕新声。8月20日,"2025薪火计划·国家级非遗舞蹈(非遗弦子舞)全国推广工程"启动仪式在"中国民间艺术(弦子)之乡"巴塘县中山广场举行,标志着巴塘弦子舞的系统性保护与全国性推广迈入新阶段。

启动仪式由四川省校园文艺联合会主办,多家文化单位联合承办。上午9时30分,"咚咚锵"的鼓钹声穿透晨雾,高亢嘹亮的唱腔响彻广场,启动仪式在藏戏《降呷冉》的表演中拉开帷幕。四川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巴塘县四大家领导、非遗专家、传承人及文艺团体代表与市民群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
"弦子不仅是精湛的艺术,更是巴塘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刻在基因里的文化密码。"巴塘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耿畅在致辞中表示,弦子舞是扎根于巴塘人民生活的文化形态,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智慧。巴塘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积极推进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四川省校园文艺联合会执行主席刘栩杉介绍了推广工程主要内容。该工程将通过建设全国弦子文化传播基地、高标准研学营地、数字化档案库,培育"非遗+旅游"新业态,推动跨区域合作等措施,系统构建从校园到社区、从高原到城市的传播体系。
弦子之魂,源于一代代人的坚守与传承。活动中,四川省文旅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四川省校园文艺联合会荣誉副主席赵红川就巴塘弦子舞的保护传承作讲话,活动发起人泽仁央金现场分享了她与弦子舞之间的动人故事。
四川省政府原副秘书长、四川省校园文艺联合会荣誉主席王七章宣布活动启动,随后,在场领导共同触摸启动装置,"2025薪火舞千年·非遗弦子舞全国推广工程"正式启幕,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启动仪式上,巴塘县文化馆、措普沟景区、县教育局分别被授予"非遗弦子舞传习总部基地""非遗弦子舞综合实践示范基地"和"非遗文化教育实践共建单位"称号。活动为首批传承导师与推广大使颁发证书,兑现文旅产业发展扶持资金60余万元,并对新获评的多级非遗传承人予以表彰。

刘栩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选择巴塘举办此次活动,源于其不可替代的四大特质。深厚纯正的传统根基赋予活动神圣性,国家级文化品牌带来的权威性号召力,丰富的人才曲库资源提供坚实基础,以及成熟有效的传承机制保障项目高效推进。他透露,下一步将重点构建"产业赋能、数字化保护、跨界融合、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五位一体发展体系,推动非遗弦子舞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仪式现场,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艺盛宴依次呈现。《弦舞传承》展现"长袖善舞、踏地为节"的艺术特色;2025年暑期巴塘非遗培训班的非遗少年们携学习成果惊艳登场,虽稚气未脱却灵韵初显,赢得了全场掌声;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带来的《采茶舞曲》,以江南音韵对话高原文化;压轴节目《弦胡演奏》诠释"薪火相传、弦音不辍"的内涵。

"孩子们随着弦音起舞的瞬间最令我人感动。"四川省校园文艺联合会舞蹈专委会副秘书长,巴塘弦子舞州级非遗传承人 泽仁央金表示,将联动成都和巴塘资源,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让更多人领略弦子舞的文化魅力。据了解,本次活动通过"高原江南·巴塘"官方抖音号和"看巴塘"微信视频号全程直播,吸引13万网友在线观看互动,点赞量达12万次。
随着推广工程推进,巴塘弦子舞将以更鲜活的形态融入现代生活,为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摄影:格桑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