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 神秘若尔盖
1、金冠舞(求吉寺院)

金冠舞 (一)

金冠舞(二)
金冠舞,学名“金刚撅”法舞,公元8世纪莲花生大师法舞演变而来,由萨迦法王创编。后来传到我县求吉乡求吉寺,是一项消除灾祸,祈祷幸福吉祥的法舞,由四十名舞僧表演。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该法舞已收录国家民间文化集成舞蹈卷,四川分卷,被省确定为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2、铠甲舞(求吉乡)

铠甲舞(一)
铠甲舞(麻尔果)有围阵的意思。是一项镇伏地煞,求得平安的世俗祭祀活动的组成部分。流传于求吉的苟哇、牙沟等地。据传,演示的方式借自古代部落征战的阵式。由蜿蜒曲行,连环“宝纹喜旋”,或叫“雍忠”嘎尔器,又叫黑蟒旋行。有隐秘入阵,分割围击制胜凯旋等含意。3、狮子舞(包座乡)

狮子舞(一)

狮子舞(二)
我县部分寺院在冬季法会上表演的兽王舞。相传上古时代佛祖见豺狼虎豹经常伤害人和牲畜及动物,佛为了保护众生,化作百兽之王狮子,驱逐害兽。狮王去逝后,百姓为了纪念佛祖,大家编创了狮子舞,每逢盛大节日时进行表演。
4、“百嘎”说唱(求吉乡)

“百嘎”说唱
相传公元四世纪修建桑耶寺时,有个老艺人即席表演,遂形成一种说唱曲艺。戴面具,着异装,持花棍。表演中包含了模仿各地装束风俗、动物行为等等。可一人或多人表演。“我是如意百嘎仙,百嘎百嘎唱自心中来”、“右颊染白学印度人,左脸涂黑是中原风”、“愿牛肥马壮羊满场,人畜两旺永吉祥”,一曲“百嘎”流传藏地,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