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日进贡村。图/冷欢
海拔3500米的云端之上,有一座高原小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河支镇日进贡村。这里是川、甘、青三省交界地,经幡在雪山间舞动,独特的地理景观与深厚的文化积淀,犹如一块散发着神秘魅力的巨大磁石,吸引着众多探索者的目光。但高耸的地势也像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让人望而却步。
2023年7月,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的大力号召下,我作为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选派的帮扶干部,来到了这个高原乡村——日进贡村。怀揣着医者仁心,我立志要做藏族群众心中的好“门巴”(藏语“医生”),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
初踏高原,是一户一策的生命守望
初到日进贡村时,稀薄的空气让我的脚步变得沉重,即使是轻微的活动,也会让人气喘吁吁。作为帮扶医生,我深知必须尽快克服身体上的不适,摸清村里每一户的健康状况。
我和小卓玛(化名)一家的缘分,就这样开始。在入户走访中,我发现小卓玛的母亲即将临盆,眼神里交织着期待与不安。原来,这个即将临盆的准妈妈曾经历过一次流产,如今,全家都对这个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充满期待。
在高原,迎接新生命从来不是易事,凛冽的寒风、稀薄的氧气、崎岖的山路,都在无声地增加着分娩的风险。
作为驻村的“门巴”,我将小卓玛的母亲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每次村内走访路过她家,总要进去坐坐,与他们交流沟通,并反复叮嘱:“快到预产期了,你们一定要格外留意,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随时可以打给我……”渐渐地,他们看我的眼神从最初的客气疏离,变成了亲人般的信赖。
2023年12月25日,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夜。正在镇上值班的我,突然接到小卓玛父亲电话,电话那头,他的声音颤抖:“冷医生,我媳妇羊水破了,可医生说孩子是横位,生不下来,这可怎么办啊……”
那一刻,我的心瞬间揪紧,强迫自己稳住声音:“别慌,我马上联系县医院!”挂了电话,我第一时间与县医院取得联系,并反复向医院强调产妇情况危急,要做好周全的应急预案。过去那些年,省卫生健康委对基层医疗应急工作的指导,以及在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学到的急救知识,此刻都化作支撑我的力量。
产房内,时间在慢慢流逝,产妇的汗水早已浸透她的衣物和粗黑的辫子。持续三个多小时的生产,耗尽了她的力气,可胎儿仍处于持续性枕横位,如果不立即进行胎位扶正助产,婴儿和产妇都将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但由于当地习俗等因素,小卓玛的父亲一时难以决断。我耐心地与小卓玛的父亲沟通,讲解当下情况的紧迫性与严重性。最终,小卓玛的父亲说道:“冷医生,我们听你的!”
终于,一声啼哭划破雪山的寂静,新生命平安降临,我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元旦那天,小卓玛母亲打来电话,让我为孩子取名:“冷医生,我们给孩子选了好几个名字,您帮孩子定一个吧。”“就叫‘仁让卓玛’吧,愿她如这个名字一样,珍贵又美好。” 我笑着说。
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每一个生命的故事都如此动人。而我能做的,就是握紧每一双需要帮助的手,让希望在这片高原上生生不息。
一次连线,是屏幕两端的守护
2024年7月的一天,一通急促的电话打破了高原的宁静。电话那头,患者家属焦急地询问:“请问,您是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派驻阿坝县的医生吗?我家孩子患有癫痫病,最近病情经常发作,你们医院能帮忙诊疗吗……”
听到“癫痫”二字,我的心猛地一沉。在高原地区,这样的病症若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将给孩子及其家庭带来不小的打击。挂断电话,我没有丝毫迟疑,立即与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取得联系,积极协调医院神经内科的专家医生,为患儿安排远程会诊。
一场跨越400公里的生命救援就此展开。
那天,视频接通那一刻的画面,我至今印象深刻。镜头一端,是心急如焚的父母和面色苍白的孩子,屏幕另一端则是医院组织的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专家团队。专家们通过视频,详细询问患儿病情,仔细查看孩子的各项检查资料,反复询问细节。经过深入分析与讨论,医生为孩子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看到医生们如此专业、尽责,孩子的母亲及家属满心感激,对着镜头用藏语连连道谢:“高原山区太缺这样专业的诊疗技术了。你们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太感谢了……”
看着他们如释重负的神情,我突然明白,远程会诊连接的不仅是两家医院,更是在高原上架起了一座健康桥梁。
一场帮扶,筑起雪山上的健康防线
在日进贡村,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村民泽华拉姆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关节肿胀变形,致使她连日常的行走和劳作都变得异常艰难。长期病痛的折磨,带给她沉重打击,甚至吞噬着她对生活的希望。
了解到泽华拉姆的情况后,我多次到家中探访和她拉家常,帮助她打扫家庭卫生,并带上大骨节病药品,再三叮嘱她:“这是针对你的大骨节病的药,要按时吃,要有信心,你的病会好起来的……”
其实,村里像泽华拉姆这样受大骨节病困扰的乡亲并不在少数。作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派驻阿坝县帮扶工作组的一员,我多次奔走于阿坝县藏医院,积极对接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派驻阿坝县藏医院的医生以及当地骨关节领域的专业医生。考虑到牧民居住分散、就医困难,无法到医院就诊,我们就组织医生到村到户,对患者进行专业诊疗,并免费发放“大骨节病”爱心药包,通过专业的医疗技术和贴心的服务,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提升生活质量。
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的整体规划以及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技术与人才上的大力支持。如今,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泽华拉姆的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也消退了许多。更让人欣慰的是,泽华拉姆脸上的笑容回来了,还能拿起农具,到田间从事一些简单的农活。
驻村的日子里,我们牵头组织专家组开展中医强基层“百千万”义诊活动,针对癫痫病、皮肤病等疑难病症,积极组织开展专病远程会诊诊疗;对于大骨节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开展上门会诊诊疗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不仅如此,为满足更多群众日常就医需求,我们还积极推动医疗爱心药箱活动,协调帮扶资金改善阿坝县的医疗卫生硬件设施,加强对当地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全方位助力阿坝县医疗卫生水平实现提升。
其实,在高原上,每一次出诊都是对生命的考验。稀薄的空气让简单的爬坡都变成挑战,但当我看到泽华拉姆重新站起来时,听到村民们亲切地称呼“我们的门巴”时,所有的艰辛都化作了前行的动力,也更加坚定了我守护这片土地的决心。因为我知道,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健康,更是希望。
驻村信息:作者系省卫生健康委派驻阿坝县帮扶工作组组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驻阿坝县河支镇日进贡村驻村干部